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实习生 于喆
1月18日下午,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传达学习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传达贯彻省领导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指示,并对有关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山东文旅系统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聚力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和重大文化工程。制定出台《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泰山文化保护传承总体规划》《微山湖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全面开展资源调查,认真谋划推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东营市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编制完成《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我省被列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五个重点省份之一。着力加强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统筹运河8段河道和15个遗产点的保护利用。扎实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鲁国故城、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省委召开文物保护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编发《习近平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摘编(2020年版)》。召开考古和石窟寺石刻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第六批省级重点文保单位评选和22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区划勘定。组织完成考古发掘项目申报75项、考古项目检查验收63项,开展小清河等重大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发掘项目62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菏泽市多形式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让文物保护现场走进游客视野。会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在全国第四批博物馆定级评估中,山东省99家博物馆成功晋级,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革命类博物馆数量等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潍坊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开馆。《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颁布,为全国第一个。93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居全国第一位。13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抗战纪念设施,数量居于全国第一。完成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公布了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建成省级文物安全监管指挥中心,与试点市县联网运行。组织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全省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
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21中国年画传承发展大会、第四届山东省非遗精品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和首届山东非遗购物节。制定山东省大运河、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和“2020年度非遗行动计划”,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行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会议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青岛、东营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市,入选数量全国最多。《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胶州市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更美好》《枣庄市“非遗+”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4个案例入选2020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实践案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十大优秀案例,入选数量全国最多。“山水鲁韵非遗之旅”和“鲁风运河非遗之旅”2条子线路组成的“齐风鲁韵非遗之旅”入选2020年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做好2020年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成功举办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陶瓷(黑陶)技艺、雕刻技艺、书画装裱技艺等研修研习班次。潍坊市制定出台《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4年)》,修订《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保护区建设有序推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上一篇:到2027年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省,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
下一篇:水浒文化,这6个景点你去过几个?